COMEX交易大厅内,铜期货价格走势图上那条近乎垂直的下跌曲线,记录着套利逻辑崩塌的瞬间。
7月31日凌晨,纽约商品交易所(COMEX)铜期货主力合约上演历史性暴跌,盘中一度重挫22%至每磅4.33美元。交易员们眼睁睁看着此前建立的套利逻辑在几分钟内土崩瓦解。
就在前一天,白宫发布的公告击碎了市场持续数月的预期:精炼阴极铜被排除在50%关税清单之外。
此前因预期全面征税而涌入美国的超50万吨精铜,瞬间失去了方向。这些被困在美国港口的“红色金属”,成为悬在全球铜市头顶的堰塞湖。
特朗普政府7月30日签署的关税公告,颠覆了整个铜市场的交易逻辑。根据白宫发布的事实清单,美国自8月1日起将对进口半成品铜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%关税。
被征税的产品包括铜管、铜线、铜棒和铜片等半成品,以及管件、电缆、连接器和电气元件等衍生产品。
与市场预期形成巨大落差的是,铜矿、精矿及废铜等“铜输入材料”被明确排除在关税之外。精炼阴极铜——交易所主要交易标的——意外获得豁免。
这一政策转向令市场措手不及。自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对铜关税展开调查以来,交易商们一直预期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精炼铜征收高额关税。
基于这一预期,COMEX铜价较LME价格溢价一度高达每吨1200美元。巨大的价差引发了疯狂的套利行为。
“我们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,”高盛大宗商品策略师亚当·吉拉德坦言,“我们一度预期美国将对所有形式的阴极铜征税。但现在看,政策只针对半成品。套利交易因此失去了基础。”
市场以剧烈波动回应政策突变。7月31日成为美国期铜交易史上最黑暗的“黑色星期四”。
COMEX 9月期铜合约单日暴跌22%,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。短短一周内,该合约从每磅5.92美元的历史高点跌落神坛,最低触及4.33美元。
程序化卖盘和多头踩踏同时出现,此前多头交易的是精炼铜短缺预期。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三个月期铜下跌0.7%,报每吨9,631美元。
更惊人的是价差的急剧收敛。上周COMEX期铜尚对LME有约每吨3,000美元的升水,而到暴跌当日已转为4美元的贴水。这一巨大溢价在短短数日内几乎被完全抹平。
亚洲铜矿股也随之集体跳水。港股市场上,江西铜业股价下跌超5%,紫金矿业股价下跌超6%;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下跌2.4%,力拓下跌4.46%。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至整个产业链。
政策突变背后是巨大的库存压力。在套利逻辑驱动下,大量精铜已提前涌入美国。
据数据显示,截至7月30日,COMEX注册库存飙升至232195吨,为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。在短短数月内,累计运往美国的铜量已超50万吨,远高于美国每年约90万吨的进口均值。
上海有色网(SMM)分析显示,美国当前可支配的显性库存约25万吨,包含非注册仓单等隐性库存另有35万吨,合计约60万吨左右。这一库存量足以满足美国的短期消费需求。
“我想这对一些人来说是场灾难,”商品市场分析公司(Commodity Market Analytics)董事总经理Dan Smith表示,“你花了那么多钱把东西运到美国,结果现在,这些货只能堆在那儿了。”
更棘手的是,仍在运输途中的精炼铜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。这些失去关税套利空间的金属,不得不重新评估去向,部分可能最终仍将流入美国仓库。
随着套利窗口关闭,全球铜贸易流向面临重构。这一过程将给铜价带来持续的下行压力。
在途运输中的电解铜失去关税套利空间后,从成本和现实操作角度出发,大多数货源仍极有可能最终流入美国市场。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本土的供应过剩。
与此同时,美国库存消化面临现实困境。摩根大通指出:“如果价差具有吸引力,美国的铜可能会被直接交割至位于美国的LME仓库,从而可能导致LME库存增长得更快。”
GTC泽汇分析认为,美国市场价格暴跌使得此前因套利而大量进口的精炼铜形成堆积,这不仅可能拖累未来一段时间的美国铜价,也有可能扰乱全球铜物流格局。部分过剩库存甚至可能被再度出口,增加全球供应端的不确定性。
高盛分析师吉拉德表示:“仓储成本上升、出口需求不足,部分金属可能最终不得不重新出口。”他预计,“我们可能要几个月才能看到货物流真正回归平衡”。
精炼铜虽获暂时豁免,但未来仍面临关税威胁。根据政策规划,美国商务部建议对精炼铜征收的进口关税将推迟实施,税率从2027年起设定为15%,到2028年升至30%。
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设计显然意在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。美国此轮对半成品铜材加征高额关税,旨在扶持本土制造业与下游加工环节的投资与扩张。
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美国铜材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将首当其冲7。随着美国加速构建从精炼铜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供应链,其对精炼铜原料的进口需求有望显著增加。
据市场测算,当前美国年均电解铜消费量约为170至180万吨,若制造业产能扩张持续推进,该数字将在未来数年内提升至230至250万吨水平,增量可达约60万吨。
SMM分析指出,全球铜贸易格局正在重新划分。以美国为核心的“美洲铜资源供应圈”与以中国为中心的“亚太消费与转口中心”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成型。
在此背景下,非洲与印尼等地的铜资源争夺将愈演愈烈。同时,不排除在美国电解铜产能建设完成后,出于保护内需目的,美国再次对精炼铜进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。
货船静静停泊在休斯顿港口,甲板上堆满的铜板在阳光下闪耀。这些金属从智利、秘鲁甚至远渡重洋而来,只为抢在预期中的关税壁垒落下前进入美国市场。
如今,超过60万吨的精炼铜被困在美国仓库和港口,等待未知的去向。
交易员们看着屏幕上已经收敛的价差曲线,知道那个套利黄金时代已经结束。他们更清楚,这些堆积如山的红色金属如同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崩塌